English

历史普及读物能不能“借花献佛”

2000-07-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王守青 我有话说

 《太平天国》近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播出,给近些年越来越红火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又增高了几分热度,随之而来的是引发了人们想要了解和探究有关历史事实的愿望,于是,历史书、特别是面向大众的历史普及读物这个“冷门”也就有了复兴起来的希望。 

近来,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这类作品虽能以其生动的戏剧冲突和曲折情节打动人,但因某些剧属演义、戏说的范畴,对史料进行了不少剪裁、想象和虚构,不仅不能让人们了解真实的历史,反而使历史真面目模糊不清,但是,人们又有对相关历史真相做进一步了解的愿望,于是,这就为历史类读物开辟了很大的市场。

目前的历史读物市场走了两个极端:一是太专业化,仅适合史学工作者和历史专业的学生;二是过于低幼化,读者通过这类作品只能象征性地了解历史,这显然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的是一种既能展示真实历史、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读物。换言之,现代人需要的是一种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快餐,而图书市场上这类图书的匮乏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出版社方面往往因单本书利润少倾向于制作大部头图书,但对于读者来说,除支付能力的原因外,这些书不符合一般人的实际阅读需求以及寻求轻松阅读氛围的愿望。因此出版社有必要做出一些调整,即出版普及性的历史读物。

对普及性历史读物,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看法是,这类读物在形式上应是通俗化大众化的,即具有可读性;内容上应符合历史真实,不能随便添加内容。近年来普及性历史读物虽陆续推出,但却远未形成规模,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些史学工作者也看到了历史普及读物的市场需求。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认为,史学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种,面临着功能转换,史学家把什么样的读物提供给读者是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多写点知识丰富的、贴近人们生活的、富有情趣的东西,让读者既增长了知识,又愉快地度过了闲暇时光,这种做法就比较理想。

认识归认识,普及性历史读物并没有因此提升到应有的地位,从作者方面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态度。冯尔康教授认为,一些史学工作者觉得写作这类读物不能增加个人的学术地位,学术界不会予以承认,因而不愿意写。二是眼界。复旦大学姚大力教授指出,一些史学工作者只注重专门化的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难让读者通过读物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状况。三是写作方式与习惯。史学工作者写作时,习惯于原样引用史料,殊不知这样做在通俗读物中很可能效果适得其反。旅美作家黄仁宇的历史系列作品,因为改变了以往刻板地陈述历史的套路,以自己的叙事语言娓娓道来,使读者轻轻松松融入历史氛围里,读者市场才会有今天这么大。

普及性历史读物怎样才能写好?在尊重史实之外,姚大力教授认为:这类作品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生动性”,要把“生动”作为其生命,它要有故事情节和人物。第二,这类作品要有思想性,就是要写出意义来。人们总是带着问题、困惑去读书的,读者读出的东西与作者在书中表述的不一定相同,但作品必须表示出对历史意义的追求来。第三,即使是普及性读物,也必须反映出历史研究的前沿性方向。读者对一些历史剧的不满体现了他们日益提高的文化水准和审美要求,因此历史普及读物也应该具有专业作品的深度。

对改变历史普及读物匮乏的情况,一些史学工作者和出版社已做出了一些尝试。由葛剑雄及复旦大学一批中青年历史学家撰写的《千秋兴亡》近日已由长春出版社推出。葛剑雄先生介绍说,我们当然应该特别重视对历史发展总体性和规律性的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具体的、一般性的历史经验,因为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类经验,我们的追求就未必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而且,对个人和一个部门来说,这类经验更具实用性和启发性,更易形成自己的智慧,更易转化为自己的财富。本着这样的目的撰写的这套书,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在史实之后加上根据现代科学所做的分析及结论。像写“嬴政的早年身世与其个性形成的关系”时,在介绍了《秦始皇本纪》里对于秦始皇的描述之后,接着写了郭沫若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所做的分析:秦始皇有生理上的缺陷,所以幼时受人轻视;这又致使他的精神发展向残忍的一路。文末又加以总结: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感,往往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嬴政亲政后的表现和所采取的统治方式,有必要联系他早年的身世加以分析。这种写法就很适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而且对古人的分析也更深入具体,给读者的印象更清晰。

《青年必知历史事件手册》是这类出版物中较优秀的另一种,全书由“淮阴侯韩信发迹”、“玄武门之变”、“开封有个包青天”等历史事件构成,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有所了解。该书的责任编辑张燕英女士介绍说,这本书就是针对目前的历史读物或专业化或低幼化,而青年人感兴趣的通俗的知识性读物相对较少这种情况推出的。该书已印刷多次,业内人士分析,内容简短,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阅读习惯是其受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普及读物在五六十年代曾经在读者中产生过很大影响,一些书至今还在出版,其市场潜力自然是很大的。但是,今天的读者更希望看到具有新观点、新材料、新视角、新手法的历史普及读物。史学家和出版界,拜托你们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